當前位置:味味甜 >

談談美食 >飲食常識 >

夏至的由來

夏至的由來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是夏至的由來。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夏至顧名思義就是,炎熱的夏天將至。夏至的天氣特點就是雨水多並且是大暴雨、氣温高且潮濕。日照充足,降水較多則成為了夏至的一大特點。

夏至的由來

夏至的由來

一、採用土圭測日影確定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緯23°26'),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同時,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説,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區,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高達73°32′。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隆冬。

二、夏至是北半球白晝大於黑夜

天文專家稱,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夏至日過後,正午太陽高度也開始逐日降低。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説法,我國唐代詩人韋應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寫到“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三、夏至分為三候

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脱落。而麋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四、夏至的氣候特點

中國民間把夏至後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温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説。一般年份,這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黃淮地區降水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要求。《荊楚歲時記》中記有:“六月必有三時雨,田家以為甘澤,邑里相賀。”可見在1000多年前人們已對此降雨特點有明確的認識。

通過以上的介紹,想必大家對夏至的由來也有了更深的瞭解了吧。夏至作為一年當中最熱的時節,我們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我們需要注意防暑防曬,因為天熱的原因,我們每天都會出很多汗,所以補水很重要。炎熱的天氣還會令人心煩意亂,所以我們還應該懂得調節自己的心態,俗話説“心靜自然涼”嘛!

標籤: 夏至 由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iweitian.com/tantanmei/yinshichangshi/z2r5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