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味味甜 >

談談美食 >飲食常識 >

炒枳殼的使用附方

炒枳殼的使用附方

枳殼是果實尚未成熟時的果皮經曬乾或者低温乾燥而製成的可食用的草藥。我國有很多地方都出產枳殼,但最有名的還是江西和湖南出產的枳殼。枳殼有破氣行痰的功效,還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對人體有一定的補益作用。今天主要為大家介紹炒枳殼和附方。

炒枳殼的使用附方

一、炒枳殼是什麼

《經效產寶》:"炒令焦黃。"《日華子》:"入藥浸軟,銼,炒令熟。"《朱氏集驗方》:"銼大塊,慢火炒令變紫黑色。"《本草正義》"炒熟性平。"現行,取淨枳殼片,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黃色,或用武火炒至焦黃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放涼。清炒緩和其藥性。

二、炒枳殼的附方

1、治五積六聚,不拘男婦老幼,但是氣積,並皆治之:枳殼三斤,去穰,每個入巴豆仁一個。合定扎煮,慢火水煮一日,湯減再加熱湯,勿用冷水,待時足汁盡去巴豆,切片曬乾,勿炒,為末,醋煮麪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隨病湯使。(《祕傳經驗方》)

2、治傷寒呃噫:枳殼25克(去穰,麩炒黃),木香5克。上細末。每服5克,白湯調下。未知,再與。(《本事方》)

3、順氣止痢:甘草(炙)30克,枳殼(炒)120克。上為細末。每服5克,空心沸湯點服。(《嬰童百問》寬腸枳殼散)

4、治遠年近日腸風下血不止:枳殼(燒成黑灰存性,為細末)25克,羊脛炭(為細末)15克。和令勻,用米飲一中盞,調下,空心腹,再服見效。(《博濟方》烏金散)

5、治大便下血:枳殼10克,烏梅肉15克,川黃連2.5克。共研細末,飯前開水衝下,分二次服。(《青海省中醫驗方彙編》)

6、治直腸脱垂:十歲以下小兒,每日用枳殼50克,甘草5~15克。水煎,分三至五次服;成人每日用枳殼50~100克,升麻15克,炙甘草10~20克,台參、生黃芪,據身體強弱,適當增減,水煎分二次服。(《山東醫刊》(11):9,1962)

7、治產後生腸不收:枳殼100克。去穰煎湯,温浸良久即入。(《經驗方》)

8、治子宮脱垂:一枳殼25克,蓖麻根25克。水煎兑雞湯服,每日二次。二枳殼25克,升麻5克。水煎服。(《草醫草藥簡便驗方彙編》)

9、治小兒因驚氣吐逆作搐,痰涎塑塞,手足掣瘲,眼睛斜視:枳殼(去穰,麩炒)、淡豆豉等分。為末,每服一字,甚者2.5克,急驚,薄荷自然汁下,慢驚,荊芥湯入酒三、五點下;日三服。(《小兒痘疹方論》不驚丸)

10、治小兒祕澀:枳殼(煨,去穰)、甘草各5克。以水煎服。(《全幼心鑑》)

11、治風疹癢不止:枳殼150克,麩炒微黃,去瓤為末。每服10克,非時,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服。(《經驗後方》)

12、治牙齒疼痛:枳殼浸酒含漱。(《聖惠方》)

13、治小兒軟癤:次枳殼一個,去白,磨口平,以麪糊抹邊,合癤上,自出膿血盡,更無疤痕也。(《世醫得效方》)

14、清肺化痰丸:成份:膽南星(砂炒)30g,苦杏仁60g,法半夏(砂炒)60g,枳殼(炒)60g,黃芩(酒炙)60g,川貝母30g,麻黃(炙)30g,桔梗60g,白蘇子30g,瓜蔞子60g,陳皮60g,萊菔子(炒)30g,款冬花(炙)30g,茯苓60g,甘草30g。功效:降氣化痰,止咳平喘。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每次6g,大蜜丸每次1丸;日2次。

枳殼的做法有很多,其功效也有很多。在古代關於枳殼的製作方法就有很多種,今天主要為大家介紹了炒枳殼的做法以及附方。至於枳殼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怎麼曬製成。但服用枳殼亦須謹慎,因為枳殼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一定要慎重用量。

標籤: 枳殼 附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iweitian.com/tantanmei/yinshichangshi/7vvq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