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味味甜 >

熱點 >餐飲資訊 >

粵商“恭喜發財,也講情懷”,聯合推廣“新消費扶貧模式”

粵商“恭喜發財,也講情懷”,聯合推廣“新消費扶貧模式”

12月1日,廣州日報創刊65週年,粵傳媒上市10週年,首屆新消費扶貧圓桌論壇暨消費扶貧節啟動。在粵傳媒十年從“新”出發之際,應着廣州芭芘與其推動消費扶貧的一致使命,他們“攜手”了。並以“美食產業化、消費也扶貧”為主題,拉開了新消費+扶貧千人行動的序幕。

粵商“恭喜發財,也講情懷”,聯合推廣“新消費扶貧模式”

“恭喜發財,也講情懷”,粵商精神從“心”出發

“粵商悶聲發財,浙商自帶網紅”,這句話在網上十分搶眼。作為論壇主辦方的廣州芭芘創始人——陳澤華感觸良多,近代粵商在關健時刻,到底在做什麼呢?楊鶴齡與孫中山是發小,他把自己的家居“楊耀記”獻給孫中山,作為革命活動的“總部”。在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16胡潤全球華人大慈善報告》中,51位在世華人歷年捐贈超過5億元人民幣,其中廣東籍就有16人之多,位居各地之首。

改革馬前卒,悶聲做事人。粵商只會悶聲發財嗎?主辦方和夥伴們抱着“行不行,先吼一吼”的態度,在廣州倡議舉辦首屆新消費扶貧圓桌論壇暨消費扶貧節,圍繞着“美食產業化、消費也扶貧”的主題,探討改革商業創新與社會事業結合的可能性。這個倡議得到了廣州日報-甹傳媒的支持。

一石激起千層浪。粵傳媒、南方傳媒、廣州酒家、平安銀行、廣州農商行、中科招商、久銀控股、粵海地產、星河灣酒店集團、萬達集團廣州、廣新信息、太平人壽、博融智庫、互聯在線10多家上市和掛牌企業負責人到場,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中華慈善總會、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中國烹飪協會、國家農業部食物營養與發展研究所、廣東省科協、廣州市政協、廣東獅子會、廣東省食品學會、廣東粵菜產業發展促進會、廣東農產品流通協會、廣東烹飪協會、廣州房地產協會、廣州烹飪協會的負責人及餐飲、廣州創意產業協會、食品、農業、服務業、媒體等相關領域知名企業家230多人蔘加,遠遠超出主辦方的預期。

“故事+品牌師”聯合推廣,講好每一個故事

“現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講好產品故事是關鍵環節。”廣州市政協副祕書長王志雄在論壇對話中,以“滷水的故事”啟發企業家在做產品時要植入文化元素。現在説廣東人裏最會做滷水的,是潮汕人。但王志雄查閲史料記載,最早在戰國時期做滷水是秦國,如果不做滷水,就沒法解決大軍吃肉的問題。正是滷水的發明,讓肉能夠隔天隔夜吃,這便是滷水背後的故事。另外,蒙古大軍之所以能夠戰勝金國,很大程度靠的是麪食,煎餅。其實很多產品背後都有很好的故事,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農業遺產的傳承和新消費扶貧融合發展,這就是個好故事。

如何將好的故事推廣出去,需要有一個好的“品牌師”。廣東廣州日報傳媒股份有限公司(002181)董事總經理周志偉,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品牌的價值在於公信力,大家都相信廣州日報,這是一個品牌優勢。其次,粵傳媒有綜合智力的優勢,數千場活動的經驗,鏈接跨界企業的資源,數百萬讀者的信賴。“因此,在聯合推廣這部分,我們有很多思路。”周志偉透露,未來,一切可以推廣的渠道,都會加入到聯合推廣的項目當中。

如何講好故事?誰來講故事?講誰的故事?廣州芭芘推出“三板斧”之聯合推廣。即芭芘頭條×粵傳媒+30個網媒+800自媒體+60000塊車身廣告牌+小程序…在芭芘人看來,要講好青山綠水的舌尖故事,一定要鏈接一切會講故事和講好故事的力量。

“廚師+工程師”聯合研發,重新定義食在廣州

民以食為先,從吃飽到吃好,我們走了近40年的改革路。今天衣食住行全面消費升級,80’90’喜歡有體驗場景的吃、喜歡飯來張口的外賣服務,不僅2億多人口的老年羣體需要營養配餐,4億多的中產消費者也急需健康飲食,巨大的“食”業新消費時代,已經來臨。陳澤華在主持中,提出新消費+扶貧分為二個部份來交流,先聊聊新消費的趨勢、痛點、機遇和辦法,再談談新消費與扶貧的關係、難點、創新和做法。這樣更容易找到商業超越的新賽道,也會發現攜手奔小康的新跑道。

食在廣州消費最叻,而食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廣東排行全國老六。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廣東省粵菜產業發展促進會執行會長譚海城談到,廣東餐飲以“大眾化、連鎖化、品牌化、工業化、資本化”的五化創新,廣東已經從餐飲消費大省向美食產業強省轉變。臉上充滿着喜悦,在説到發揮廣東名廚匯聚的研發優勢,幫扶內蒙古貧困縣實現土豆美食的價值倍增時更尤為動情。對廣州芭芘創新推出共享餐車,以輕資產、標準化快速形成餐食新業態,結合廣東東西部扶貧,以消費端入手帶動農產品、菜品、食品的美食產業升級十分讚賞。

十一屆廣東政協委員、廣東省食品學會理事長、華南理工大學食品加工與安全研究所所長李汴生表示,有專家認為廣東不是農業大省,這些年減少了農業和食品工業的支持鼓勵力度,還有城市撤銷農業主管業務部門,食品企業小富既安,產業創新投入偏低等諸多因素,制約廣東食品工業做強做大。李汴生認為廣東食品產業仍有“後來居上”的機遇,廣東在傳統與創新、安全與品質、好吃與營養、新鮮和保藏等方面存有科技創新潛能。

陳澤華主持中又再次提出,各方面應認真思考並重視起來,到2020年,中國的餐食消費將超過26萬億元,廣州作為美食之都,應重新定義做中國美食產業以至中式食品世界的“研發+市場”大本營,並透露廣州芭芘正積極協同有關單位,籌劃、開發國際美食產業創新中心。

“美食產業化、消費也扶貧”的論壇主題,非常契合新時代主題。重新定義食在廣州新賦能,印證了“廚師+工程師”的聯合研發創新思路,健康餐飲消費和優質食物生產、加工、冷鏈配送的一體化趨勢明顯,農業部食物與營養髮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東陽演講中指出。王東陽認為,廣州芭芘通過共享餐車引領營養健康消費,帶動貧困地區優質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配送,既能夠加快形成美食產業鏈,引導農民拓展就業和增收致富,同時又能把國民營養計劃、健康中國戰略落到實處,這對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精準扶貧和脱貧,提高國民營養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工匠+新消費”聯合造車,定製、共享、創新

“土豆也有詩和遠方!”內蒙古寶坤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紀穎和土豆打了10多年交道,她的夢想是通過土豆這種載體,構建小康利益共同體,成為馬鈴薯主糧第一股。為定製1000輛寶坤農科的“薯鮮升”共享餐車,能趕上2018年京蒙協作資產收益式扶貧專項,廣州芭芘真拼!只用不到100天時間,從車型顏值研發、設計、生產,到集零售服務、智能硬件、無人售貨、物聯監測、社羣電商、場景直播的“六合一”,廣州芭芘具多項專利的第一代Q77共享餐車已出廠進行測試。從商業模式、監管合規到場景搭建、市場準入,從資產運營、供應管理到“四個一批”創新扶貧方案,廣州芭芘為政府、企業扶貧,提供了可定製、能共享、具創新的新消費扶貧解決方案。

一個土豆進來,出去的是一個新消費終端。農產品、菜品、食品的美食增值鏈生態,找到芭芘小康不愁。

中華慈善總會榮譽副會長徐鐿軒介紹,中華慈善總會是中國最大的非營利公益機構之一,廣州芭芘提出的聯合造車與慈總支持的公益項目理念非常吻合。聯合造車除了原料來源必須80%來自指定貧困縣,還設計了“四個一批”的資產收益扶貧模式,陳澤華表示,這一塊的資金,需要通過像中華慈善總會這樣的第三方慈善機構去審核、發放,做到每一筆扶貧愛心款,都能到達真正有需要的人卡上。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祕書長劉未鳴,對以餐車為載體,集“消費者+企業+政府+村集體+貧困户”五方共贏協同扶貧的新模式,值得試點推廣。

廣州芭芘“三板斧”,協同共建創新業

12月1日下午,廣州芭芘分別與廣東廣州日報傳媒股份有限公司(002181)、廣東蜜巢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寶坤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內蒙古武川縣人民政府縣委常委、副縣長張海濤等見證簽約。

(李偉羣中科招商集團(832168)聯席總裁)

青山綠水,才是財富目的地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副祕書長兼投資分會理事長,中科招商集團(832168)聯席總裁李偉羣,指出要共享美好生活,需要對文旅康養加大投資。共享餐車一端鏈接消費者,一端攜手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不僅加快了共享餐車項目形成數量龐大的新消費網絡,產生直接投資價值,廣州芭芘還通過“三板斧”聯合千人行動,吸聚美食產業生態賦能,而延伸孵化的多樣性收益將大於目前預測。

壹加智庫副祕書長、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後、教授曹汝華,表示推動新消費產業投資基金和消費合作銀行,是利國利民利企的大好事。南方上市服務聯盟執行理事長、博融智庫股份(870438)董事長傅廷席在主持上市組對話時提問,吃在廣州,如果在廣州發起新消費扶貧投資基金,到時候了嗎?李偉羣搶答,這不是考慮應不應發起,而是應該迅速行動成立,廣州餐食創新要素得天獨厚,經驗豐富的餐食老闆,由創業到創投角色轉變是智慧的選擇。周志偉在談到上市企業扶貧戰略時,提出粵傳媒將以開發的維度來參與消費扶貧項目。久銀控股(833998)廣州公司總經理盛東方、互聯在線(835727)副總裁周志輝、廣西省投資企業聯合會會長陽曜丞分別發言,對話內容乾貨滿滿。

鏈接現場:金句不斷

陳澤華講到論壇發起的初心,源於一封《北大與茶山村有多遠》的信,引發的新消費扶貧春天般的故事。笑言“恭喜發財,也講情懷”的粵商精神,才是真實故事。

廣州芭芘,超越商業與社會事業融合發展的主張,得到與會者廣泛認同。新消費千人行動像噴薄的太陽,如雨後彩虹般七彩炫爛,新消費、新扶貧暖透了“貧困户、村集體、政府、企業、消費者”的心。新消費終端、新扶貧行動、新美食產業、新政商模式、新資本助力…新消費扶貧在廣州啟航。

更多“新消費扶貧”信息請關注芭芘頭條微信公眾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iweitian.com/redian/canyinzixun/j9g4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