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味味甜 >

談談美食 >飲食常識 >

涼血地黃湯的功效與價值

涼血地黃湯的功效與價值

涼血地黃湯別名又稱生地黃湯或地黃湯,出處為《脾胃論》卷中,是一種傳統的中藥藥房。涼血地黃湯的作用有很多,曾經就有醫生利用涼血地黃湯的藥方救治了三百餘名痔瘡患者。當然涼血地黃湯的功效與價值不止於於此,它還有很多很多的藥效,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涼血地黃湯的功效與價值

涼血地黃湯的各種功效

一、《脾胃論》卷中

處方:黃柏 3克(去皮,銼,炒);知母 3克(銼,炒);青皮 1.5克(不去皮、瓤);槐子 1.5克(炒);熟地黃 1.5克;當歸 1.5克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養血涼榮,治濕熱下注,腸澼下血。

用法:上藥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如小便澀,臍下悶,或大便則後重,調木香、檳榔細末各1.5克。

二、《治痘全書》卷十四

組成:當歸、川芎、白芍、生地、白朮、升麻、甘草、黃連、人蔘、山梔、玄蔘。

主治:室女痘,經水不止,熱入血室。

三、《壽世保元》卷四

組成:犀角(乳汁磨,臨服入藥內;或挫末煎)4分,生地黃(酒洗)1錢,牡丹皮2錢,赤芍7分,黃連(酒炒)1錢,黃芩(酒炒)1錢,黃柏(酒炒)5分,知母1錢,玄蔘1錢,天門冬(去心)1錢,扁柏葉3錢,茅根2錢。

加減:吐血成塊,加大黃1錢,桃仁10個(去皮尖,研如泥);衄血,加梔子、沙蔘、玄蔘;溺血,加木瓜、牛膝、條芩、荊穗、地榆,倍知、柏;便血,加黃連、槐花、地榆、荊穗、烏梅;善酒者,加葛根、天花粉。

主治:虛火妄動,血熱妄行,吐血、衄血、溺血、便血。

用法:上銼。水煎,入10汁飲同服。

四、《外科大成》卷二

組成:歸尾1錢5分,生地2錢,赤芍1錢,黃連(炒)2錢,枳殼1錢,黃芩(炒黑)1錢,槐角(炒黑)3錢,地榆(炒黑)2錢,荊芥(炒黑)1錢,升麻5分,天花粉8分,甘草5分,生側柏2錢。

主治:痔腫痛,出血。

用法:水2大鐘,煎1鍾,空心服。3-4劑則痛止腫消,更外兼薰洗。

五、《蘭室祕藏》卷中

別名:生地黃湯、地黃湯

組成:黃芩1分,荊芥穗1分,蔓荊子1分,黃柏2分,知母2分,藁本2分,細辛2分,川芎2分,黃連3分,羌活3分,柴胡3分,升麻3分,防風3分,生地黃5分,當歸5分,甘草1錢,紅花少許。

主治:婦人腎水陰虛,不能鎮守包絡相火,而致血崩。

用法:上(口父)咀,作1服。水3大盞,煎至1盞,去滓,稍熱空心服。

六、《外科正宗》卷三

組成:川芎1錢,當歸1錢,白芍1錢,生地1錢,白朮1錢,茯苓1錢,黃連5分,地榆5分,人蔘5分,山梔5分,天花粉5分,甘草5分。

主治:髒毒已成未成,或腫不腫,肛門疼痛,大便墜重,或泄或祕,常時便血,頭暈眼花,腰膝無力。

用法:水2鍾,煎8分,食前服。

七、《袖珍》卷三引《經驗方》

別名:涼血地黃散

組成:生地黃、赤芍藥、當歸、川芎各等分。

加減:鼻衄,加蒲黃、黃芩;丹毒,加防風。

主治:榮中有熱及肺壅鼻衄生瘡,一切丹毒。

用法:上(口父)咀。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後温服。

附註:涼血地黃散(《普濟方》卷一八九)。

八、《青囊全集》捲上

組成:小生地黃5錢,牡丹1錢5分,生梔子1錢5分,黃芩1錢,歸尾1錢5分,丹蔘2錢,槐花3錢,生地榆1錢,辛夷1錢。

主治:血分有熱,鼻血不止,吐血,下血,腹痛。

用法: 童便或白馬尿兑服。

九、《內外科百病驗方大全》

組成:生地4錢,白芍2錢,丹皮1錢,犀角1錢(要尖子佳),黃芩2錢,甘草5分,梔子(炒)2錢,黃連1錢,川柏2錢。

主治:胃熱盛吐血、衄血、嗽血、便血、蓄血如狂,漱水不欲咽及陽毒發斑。

用法:水煎服。

十、年氏《集驗良方》卷三

組成:犀角1錢,赤芍1錢,丹皮1錢,玄蔘1錢,扁柏葉1錢,天門冬1錢,黃連(酒炒)1錢,黃芩(酒炒)1錢,黃柏1錢,知母1錢,茅根1錢。

加減:成塊吐者,加大黃、桃仁。

主治:火盛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傾盆盈碗。

涼血地黃湯的價值與功效大家都已經瞭解清楚了,那麼如果症狀不是很嚴重,便可以根據以上找到適合自己的配方。但是以上配方及供參考,如果症狀嚴重,還是應該及時向醫院或者醫生尋求幫助,根據醫院或者醫生的囑託來調整自己的身體。

標籤: 黃湯 涼血地 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iweitian.com/tantanmei/yinshichangshi/8ye9k.html
專題